【羊城晚报】寻找向秀丽 英雄向火而生

她的生命停留在26岁韶华 她的精神却影响了几代人

2019-04-09 23:10:40 羊城晚报 陈泽云



“向秀丽雷锋”志愿服务队正在为市民服务,向秀丽精神已融入白云山何济公企业文化

广药集团联合多个单位举办纪念“党的好女儿”向秀丽烈士牺牲60周年主题活动。

文/陈泽云

清明时节,最须缅怀先烈。在广州银河墓园,长眠着一位26岁的女英雄——向秀丽,她生前是广州市何济公厂的工人,1958年12月13日,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,舍身救火,被烧至重伤,因抢救无效,于1959年1月15日光荣牺牲。

向秀丽年轻的生命停留在了最美的年华,但舍己为公、敬业奉献的精神却并未过时,反而历久弥新。连日来,记者走访了向秀丽生前工作的企业、纪念馆、曾以其命名的建筑道路……寻访烈士足迹,追念英雄风采,60年一甲子,向秀丽精神,正如春雨润物无声滋养着广大市民心田,带来春实秋华。

追思 墓园里长眠的女英雄书写绚烂青春

寻找向秀丽第一站,是安葬着这位女共产党员的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。

在银河园的烈士纪念馆,参观者会看到这样一幅油画:火海深处,向秀丽拼尽力气向烈火扑去,用身体堵住了来势凶猛的火流。画上表现的情景距今已经过去60年,但人们从来不曾忘记向秀丽,清明节前后成千上万的市民都来到这里悼念这位救火英雄。

今年4月1日,纪念向秀丽烈士牺牲60周年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序幕。松柏苍翠、气氛肃穆。广药集团领导为向秀丽烈士塑像敬献了花篮,为向秀丽烈士家属敬献了鲜花,全体参加人员向烈士默哀并三鞠躬。

向秀丽墓碑前摆满了傲然开放的鲜花,似乎从未凋谢过,一如她灿烂的生命和火热的青春。站在她的塑像面前,凝望着她青春的脸庞和坚毅的笑容,想起向秀丽可歌可泣的事迹,人们很难不为之动容。

1933年5月13日,向秀丽诞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家庭。她的童年,是在祖国烽烟遍地的日子里度过的。解放后,向秀丽在广州市何济公药厂工作。药厂里的工作辛苦劳累,但向秀丽从未埋怨过一句。向秀丽的入党介绍人吕燕珍曾这样评价说:“向秀丽是个做事踏实的人,凡事听从组织安排,工作任劳任怨,从不讲价钱,不多出声,为人实在正直。”

1958年12月13日晚,向秀丽和另外两个年轻女工罗秀明、蔡秋梅在何济公药厂化工车间如常上班。因酒精瓶破裂,酒精蔓延起火,危及烈性易爆物金属钠。

为了捍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,向秀丽挺身而出,侧身卧地,用身躯挡住燃烧着的酒精,避免了一场大爆炸。

危急之时,她对旁边的工友说:“别管我,快去叫人救火!”当车间主任和工友赶到现场扑灭火焰时,向秀丽左手几乎烧焦,全身烧伤面积达60%以上。

昏迷了三天三夜的向秀丽,醒来问的第一句话便是:“金属钠有没有爆炸?工厂有没有损失?工友有没有受伤?”她心里装的是国家财产和同事安危,对钻心蚀骨的疼痛只字不提。经过33天的抢救,向秀丽终因伤势过重,于1959年1月15日去世,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。

追忆 她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

国人榜样是雷锋,雷锋榜样在广药。同是“平凡英雄”的雷锋,在1962年2月8日的日记中,以饱蘸深情的笔触颂扬了向秀丽的集体意识和敢于担当精神,讴歌了向秀丽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忠诚忘我与果敢勇毅,并表示“决心永远学习向秀丽同志坚定的阶级立场,敢于斗争的精神;学习她耐心帮助同志、处处为集体谋利益的精神……”

“向秀丽,顶呱呱,雄雄烈火也不怕,英勇牺牲为国家。”这是一首六七十年代流传在广州街头小巷儿童跳皮筋时唱着的童谣。

寻找向秀丽第二站,我们聆听了来自向秀丽烈士家属、党员群众代表、党史专家的心声。一甲子后回望,向秀丽这个名字早已通过教科书、歌曲及回忆录,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。

向秀丽的儿子崔定邦回忆,向秀丽牺牲的时候,他才2岁不到,后来,崔定邦直到上小学一年级,才从课文《向秀丽姐姐》中了解到自己母亲的事迹。

母亲的精神影响了他的一生。崔定邦说,母亲伟大的人格力量已经超越了母爱的意义:“在我60余年的人生中,每每遇上不如意的事情,我就会想起妈妈奋不顾身的形象,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,她伟大的人格力量已经超出了母爱的意义,成为我强大的精神支柱。” 崔定邦表示。南方党建智库秘书长林若川认为,有的人可能会狭隘地将“向秀丽精神”等同于“救火牺牲”,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。实际上向秀丽的一生都是她个人努力的奋斗成长,尤其是她爱国爱厂、敬业奉献,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品质,无论任何时期都应发扬光大。

团市委副书记高洪祥则巧用当归、知母、甘草三味药材名生动诠释了向秀丽精神的时代内涵: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甘之如饴,不忘奋斗”。他表示,虽然向秀丽烈士已去,但她的精神依然具有榜样的力量。

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德球表示,向秀丽是工人中的先进分子,是工会干部的优秀代表,她爱岗敬业、舍己为群、无私奉献,为了工厂的利益不畏牺牲的壮举,诠释了一名普通工人、一名基层工会干部,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岗位职责的担当,为我们作出了表率,树立了榜样。他号召大家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建功新时代,在服务广州高质量发展中发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推动各项工作上新水平。

追求 将“向秀丽精神”融入“济世为公”企业文化

尊重英雄,捍卫英雄,并非只是英雄后人的职守,更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和责任。

当你漫步在“广州最美骑楼老街”的恩宁路、第十甫路、下九路、上九路等街道时,不知还能否想起,60年代的时候,政府曾将这些路段改名为“秀丽路”,1982年8月,下九路何济公药厂也被命名为“秀丽楼”。

如今,“秀丽路”已经恢复原名,何济公药厂也早已从“秀丽楼”搬迁。时代在变,纪念向秀丽的形式也一直在变,但不变的,是何济公员工对向秀丽精神的追求与坚守。

探寻向秀丽精神,最后一站就必须要回到向秀丽精神的起源地——广药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。向秀丽虽然离去了,但她的形象并未随之消亡,她作为一种精神浸润到何济公制药厂全体人员心中。

以“半为慈善半营生,利己利人驰盛誉”为创始理念的何济公制药厂,早在抗战前夕便诞生了。作为国家商务部第一批认定的“中华老字号”企业,何济公在历史沧桑中坚定不移,本着济公心态,其拳头产品阿加酚散、跌打镇痛膏、风油精多年屹立不倒,而浴火而生的“向秀丽”精神更为其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何济公制药厂的员工对向秀丽这位英雄有着更真切的感受。1960年,何济公向秀丽青年突击队创建,擎起向秀丽精神的大旗,坚持公益最前线。去年,29岁的年轻员工钟锡望从第18任队长接力接下了“向秀丽雷锋”志愿服务队队旗。钟锡望告诉记者,突击队由药品生产一线职工组成,员工们利用工作闲余时间,组织开展公益赠药、慰问老人等志愿服务。“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,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与满足”。

在钟锡望他们心里,向秀丽同志和很多年轻的革命烈士一样,不是天生的英雄,是她那份植根于内心对工作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使命感,促使她在危急关头抛开了个人安危。“新时代,我们作为年轻员工,应该学习她那种为美好生活奋斗,舍己爱群、爱岗敬业的精神,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应用。”

向秀丽成为何济公制药厂的新名片,她所代表的秀丽精神也作为何济公制药厂新时代精神的一部分,指引着何济公药厂的员工踏踏实实生产好药,将“济世为公”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。延续这种精神,何济公坚持生产一批批廉价高效药品,陪伴一代一代的市民成长。头疼、牙疼时来一包何济公“止痛退热散”(阿咖酚散),是很多羊城市民从小到大的用药记忆。一包今日仍售价一毛钱的散剂药,现年销售30亿包,做到了全国销量第一,足见其普及程度。

除了阿咖酚散,何济公的“701”跌打镇痛膏,载入最新2010年版《中国药典》,其专利生产工艺被评为“2003年广州十大发明专利”,列贴膏类出口全国第一;白云山牌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及曲咪新乳膏等全国销量领先……令人欣慰的是,这家向秀丽生前工作的药企,沐浴在向秀丽精神下,正昂首迈向创新发展的新时代。

人物小传

向秀丽(1933年5月13日-1959年1月15日),广东清远人,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家庭。十二岁进火柴厂当童工。建国后先后在广州市和平制药厂、何济公制药厂当包装工人。1958年12月13日,所在地车间因酒精瓶破裂,酒精蔓延起火,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,她侧身卧地,截住燃烧着的酒精,避免了一场严重爆炸事故。自己因伤势过重,抢救无效,于次年1月15日去世。

60年来,大量传颂向秀丽精神的诗歌、歌曲、戏剧、话剧、舞蹈等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,她的家乡广东清远设立了向秀丽公园。向秀丽精神感染和教育一代又一代人,她的英雄事迹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《复兴之路》展馆。2009年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,向秀丽被评为全国“双百”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