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不止在《延禧攻略》里,广药集团就有九项!
2018-08-09 11:07:56 广药白云山
要说最近哪部剧最红
那必然是《延禧攻略》了
不仅收割大批少男少女粉丝
眼光毒辣的“中年”也都连连叫好
“制作精良”“超走心”
四面八方赞美之词不绝于耳
中国古代团扇
但真正显示其制作精良且独具匠心的
是做到极致的服装、配饰细节
不仅参考史料还原了生活场景
更融入刺绣、缂丝、绒花等多种非遗项目
缂丝工艺
剧中最普通的宫女服
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绣工纯手工缝制
高贵妃的团扇则是比照古画
运用缂丝手艺精心制作而成
只为在你眼前惊艳一秒
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止在影视剧中
我们寻常人也可以接触到
传统医药就是重要的非遗项目
其中蕴藏着
中国古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认识
以及尊重之下形成的
对于品质的执着追求
广药集团旗下就有一系列中医药非遗项目
今天小白带你认识一下
// 传统医药 //
传统中医药文化
中医学
是关乎人体生命健康的知识体系
它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并以
独特的哲学思维、系统的基础理论
丰富的科学内涵、鲜明的人文色彩
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
广药集团拥有多家中华老字号医药企业
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传统
1、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
非遗等级:国家级
陈李济是这么来的……
那是很久以前,李郎中从老家回来,路上捡了个钱包。打开一瞧,呦呵,钱不少啊!那时候没监控、没网络,咋找失主呢?他就天天去码头等着,还真把丢钱的陈老板等到了。两人合伙开了“陈李济”,这一开就是418年。
所以陈李济有着“诚信经营,同心济世”的理念
一个药厂能活四百多年
没点绝活谁信哪!
别的不多说,单是这蜡丸工艺和陈皮工艺
那可是一绝
大家知道广州的气候,三天两头下雨
再好的药如果发霉了也没用
甚至会要了性命呀!
陈李济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
于是多次尝试终于研发出蜡丸
解决了保存问题的中药仿佛“长了腿”
跑向全国和海外
要说这绝活有什么秘诀
那就是陈李济不怕繁琐
诚心诚意做中药
这样做一年两年不明显
坚持四百多年那差距可就大了去
2、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
非遗等级:国家级
跨方向搞学术一上来就革新,还成了权威
这事你敢信?潘高寿偏就做到了
想当年它只是“长春洞”卖蜡丸的
看起来和治咳八竿子打不着
岭南多雨,患风热咳嗽的人有许多
但是传统的枇杷露疗效不是那么明显
潘高寿便在其中加入川贝、半夏等
独门研制成川贝枇杷露
成为养肺治咳第一家
真真是立足传统、大胆革新
当时,老百姓对知识产权相当陌生
权利被侵犯往往也无计可施
潘高寿就不一样了
又是改进包装、又是写口号
成了岭南地区最早维护知识产权的百年老店
3、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
非遗等级:省级
采芝林是老广们“执中药”的首选地
为什么呢?
还不是药材真、药材好
采芝林辨别药材真伪
一定找最有经验的药工
经眼看、手摸、鼻闻、品尝
和水试、火试等多个环节
药材处理更容不得半点马虎
从水制、切制、干燥等各流程
都是药工怀着对生命的敬畏精心处理
再根据药性和需求决定到底是
醋炙、蜜炙、盐炙、蒸制、煮制还是煅制
最体现采芝林炮制功底和特色的
莫过于茸片加工
从整茸、扎茸、刨茸到排茸、包装
全凭药工师傅多年经验而因材施艺
每一片都浓缩着拳拳匠心
4、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
非遗等级:省级
有一种人是天生的“晴雨表”
下不下雨知道得比天气预报还准
那就是风湿骨痛患者
敬修堂就是治疗风湿病的行家
它创始于《延禧攻略》所在的乾隆年间
二百年来潜心研究风湿骨痛类药物
从内服、外敷到敬修堂传统膏药
形成立体化治疗组方
武侠小说常说的独门秘方
敬修堂里就有不少
但是别忘了,支撑秘方发挥奇效的
仍旧是从选材、处理到制作
所秉承的复杂与严谨的工艺流程
敬修堂至今还保存着
清朝时期订立的店规协议
一代代传承下来
绵绵历史中见证岭南中医药的发展
// 传统医药 //
中医制剂方法
中医制剂方法
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
以中药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品
最具代表性的剂型有
丸、散、膏、丹
1、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
非遗等级:国家级
实践出真知,在中医里尤为突出
很多时候,好药方、好大夫出自民间
保滋堂保婴丹就是汲取民间验方精华制成的
小儿急惊风的时候吃它准没错
保婴丹由26味药组成
包括珍珠、冰片、琥珀等名贵药材
怎么让它们劲儿往一处使可不是件容易事
为此药工们花费了大量心力、物力
保滋堂采取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
从组方、药效、剂型乃至包装都尊用古法
还用蜡壳把保婴丹散剂牢牢裹住
将药性封印等待“施主”使用
2、光华小柴胡制作工艺
非遗等级:省级
对于无汤不欢的老广们来说
谁都知道煮1个小时和10个小时的高汤
那绝对不是一个味道和效果
煎中药也是一样的道理
光华小柴胡是治疗感冒伤寒的良药
其制剂方法传承的是古法“去滓再煎法”
药方煎好后去掉药渣,再重新煎
这样有更多的药性融合进来
还能减少药物的冲味,变得更好喝
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种福音
祖传小柴胡制剂内含“人参”适用人群少
光华制药厂结合自身制药经验
经过缜密研究和临床试验
将其改为扶正祛邪、不伤肝胃的“党参方”
并先后成为广东省地方标准和部颁标准
除了传统医药非遗项目
广药集团还拥有三项传统技艺非遗项目
即同属于凉茶制作技艺的三项凉茶文化
// 传统技艺 //
凉茶配制
岭南湿热多雨
人们不仅经常上火,还容易感染疾病
于是老百姓们用中草药熬制成凉茶
用于清热去火、解毒除湿
久而久之成了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
其中王老吉、白云山、星群等凉茶文化
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
1、王老吉凉茶文化
非遗等级:国家级
国人都知道的王老吉
已经有190年的历史
如今更是降火饮品代名词
它选用最优质的中草药材
并利用基因条形码实现药材溯源,安全可靠
2、白云山凉茶文化
非遗等级:国家级
白云山凉茶配方来自白云山口炎清颗粒
由周恩来总理首批召回的专家黄铭楷教授
按照“滋阴清热、解毒消肿”的治疗原则组方
专门治疗口腔炎症
3、星群夏桑菊凉茶文化
非遗等级:国家级
夏桑菊为白云山星群药业首创
源自清代经典名方“桑菊饮”
沿用具有190年历史的
夏枯草、桑叶、菊花组方经验
以达到“清肝明目、清热解毒”的奇效
2003年抗击非典也有它的功劳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
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
体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
一直以来
广药集团以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命
积极设立非遗管理部门
并拥有国家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
就在前几日
广药集团旗下神农草堂新设非遗馆
专门展示以上九项非遗项目
那里不仅有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
更有多个珍贵实物展品
包括上世纪30年代潘高寿治咳川贝枇杷露药瓶
记载着小柴胡传统制剂方法的《伤寒杂病论》
陈李济蜡壳蜜丸生产使用的扇形竹排
采芝林炮制鹿茸片所使用的刨凳
......